Sarah Ho:予熱情和故事镌琢瑰寶

Text_Chelsea Wong Photo_Franky

倫敦珠寶設計師Sarah Ho在香港出生、澳門長大、英國進修設計及寶石學,更在倫敦發展以名字Sarah Ho London的珠寶品牌近10年。她的中文名字何家文在澳門耳熟能詳,即使從小的家族光環下成長,但在外國亦甚少傳媒知道她的家族背景,全因Sarah為人謙遜,甚少提及她有一個響噹噹的賭王爺爺,但只要談及她的珠寶設計作品時便津津樂道地為旁人解說。雖說大樹好遮陰,但不靠樹蔭的她十年前和丈夫在自己的臥室中創立同名珠寶設計品牌。來到今天,“Sarah Ho”品牌受到很多人喜愛,連一些超模和明星都是她的忠實顧客。創立品牌的十年之路,當中令Sarah最難忘的回憶會是什麼?追逐夢想的道路從來都不容易,圍繞她創作的靈感、遇到的困難及珠寶首飾背後的故事又是什麼? 且聽Sarah為我們娓娓道來。


迎難而上,尋找心中夢想

“最難忘的就是開始那三年,那時什麼都不懂,就把臥室設置成辦公室,客廳有張沙發,然後那時就跟我老公一起睡那張沙發床睡了三年,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熬過來挺不容易。”Sarah相信,任何事業起步都是難的,但是如果自己對這份事業充滿熱情,迎難而上,才可以令它順利運作。

除了創業初期都會面臨的資金拮据問題,尋找自有獨特的設計風格也是每位設計師首當其衝會遇到的問題:“藝術這些東西就是比較主觀性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的作品,所以作為一個設計師,你身邊的朋友、顧客就會有很多意見給你,但是只要你為了迎合別人的需求而作出改變,你自己的設計風格就會改變,失去自己品牌原有的樣子。所以必須就要堅持自己是設計師這個信念,堅信自己的創作能引領潮流。”對於尋找自己的風格這件事,Sarah也是堅持了幾年才能夠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風格的作品。


本來讀時裝設計的Sarah,中途輟學去學珠寶設計,說起當初的這個決定Sarah笑不攏嘴:“因為我讀時裝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很喜歡在衣服上鑲滿珠寶了,讓全身都裝飾上閃閃的寶石,哈哈。在讀書的同時我也有兼職,給設計師當助手、雜誌的時尚顧問、公關等,但是總覺得都不是我最想做的工作,後來有個已經正在做珠寶的朋友就提醒了我,因為我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很喜歡做陶瓷,然後她就說做首飾應該也類似於做陶瓷,而且首飾也是時裝的一個環節,就可以和你的時裝設計專業掛鉤了。於是我就去嘗試做珠寶首飾的設計和學習了。”